瑞金:“四种模式”助力林业产业融合发展
访问量: 作者:王牧、樊铭 来源:瑞金皇冠体育官网 更新时间:2025-06-24 15:06:45
近年来,瑞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禀赋,聚焦“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创新探索林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推动林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为革命老区绿色崛起提供先进的改革样本。
一、“国私合营”模式——激发林业产业发展活力
在“国私合营”模式下,瑞金市充分利用国有资本与私营企业的协同优势,以华蓝林业发展(瑞金)有限公司为典型,依托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以“以竹代塑”项目为核心,通过整合国有资本的政策资源、资金保障能力与民营企业的市场灵活性、技术创新优势,构建起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一方面,瑞金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占股20%的国有资本注入,为项目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助力企业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对接等方面高效推进;另一方面,华蓝森林工业(瑞金)有限公司占股80%的民营资本,凭借其在林业产业的技术研发、市场运营经验,主导项目的技术攻关与市场拓展。该公司还自主推进“以竹代塑”竹粉基改性生物降解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强化技术研发与品质管控,增加竹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满足产业市场需求;通过“企业+企业”“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联结林企、林农构建从种植、原料收购到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既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又带动林农增收,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低碳方向升级,打造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
二、“本土孵化”模式——政策引领林业企业蓬勃发展
在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瑞金市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职能,创新实施本土孵化模式,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江西富硒生物产业发展公司是瑞金本地以种植、加工灵芝为主的企业。瑞金市通过“保姆式”服务体系助力其孵化成长,为该企业刚投资起步的九堡镇野外种植50亩灵芝基地配备森林防火道路,改善基地交通条件;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到林业良种良法推广示范项目资金45万元,重点扶持江西富硒生物产业发展公司叶坪洋坊灵芝种植基地建设;帮助企业在瑞金经开区落实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在政府持续扶持下,企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已在叶坪、九堡等乡镇发展林下富硒紫灵芝种植1500余亩,同步在灵芝基地套种铁皮石斛、杜仲、黄精、山药等森林药材3600亩。该模式不仅推动本地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更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达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三、“配套招引”模式——打造竹产业发展新高地
瑞金市立足毛竹资源禀赋,以“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为目标,创新推行“配套招引”模式,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瑞金市大柏地乡毛竹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当地竹制品加工企业以单一竹炭生产为主,资源利用率较低。为破解这一难题,瑞金市通过精准招商,于2025年1月成功引入江西华海竹制品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大柏地乡建设竹制品出口基地。该基地聚焦竹签、牙签、竹筷等竹制品生产,计划于2025年8月试投产,预计年消耗毛竹2.4万吨,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缴纳税款70万元,产品远销巴西、土耳其、印尼等12个国家。项目落地后,江西华海竹制品有限公司与本地企业瑞金市满利升竹制品有限公司形成产业配套,前者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竹粉、竹屑等废料交由后者加工为竹炭产品,年消纳废料超4000吨,有效实现毛竹资源“吃干榨净”的循环利用,大幅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项目带动当地300余名林农参与毛竹种植与采伐,预计人均年增收2万元,既盘活了毛竹资源,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后续瑞金市将持续深化“配套招引”模式,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靶向对接行业龙头企业,推动竹制品研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补链强链。同时,鼓励本土企业与招引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配套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外来企业拓市场、本地企业强配套”的产业闭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基地补给”模式——产销直连打通林产品价值通道
瑞金市创新推行“基地补给”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林产品基地,实现产业增效与市场保供双赢。瑞金市沐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该模式的典型实践案例,该企业由瑞金市大润发超市负责人创办,其在超市经营过程中敏锐捕捉到食用菌市场的巨大潜力,主动与当地林业部门对接,并赴江西抚州市广昌县学习林下食用菌种植技术。在林业部门的全程帮扶下,企业于日东乡贡潭村投资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重点培育茶树菇、虎奶菇等特色品种;同时,针对鲜菇保质期短、干菇附加值受限的难题,林业部门引导企业在黄柏乡布局加工、生产及冷链仓储基地,构建起“前端种植+中端加工+后端冷链”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冷链物流体系,新鲜采摘的食用菌可实现当日直供全国连锁超市,最大限度保留产品鲜度与品质;当体系过剩时,企业及时启动烘干生产线,将鲜菇加工为干制品,拓宽销售周期与渠道。“基地补给”模式显著提升了企业效益,产品利润率提高15%—20%,同时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用菌的需求,形成企业盈利、超市稳供、消费者满意的多赢格局,为林下经济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通过“四种模式”的创新实践,瑞金市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推动瑞金市林业产业从单一的木材采伐向多元化、全产业链发展转变。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毛竹产业、林产品销售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二是林农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四种模式”为林农提供多种增收渠道,林农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在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瑞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木良种良法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5.76%,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功能的不断增强。未来,瑞金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四种模式”,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瑞金智慧”和“瑞金方案”。
(王牧、樊铭)(责任编辑:廖艺琳)